芜湖经开区汽车产业:“汽”势如虹 一路狂飙

发布日期:2024-03-07 09:31来源:投促一局作者:管志强阅读:字号:

    2023年,是芜湖经开区三十而立,风劲帆满再出发的一年,也是经开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高歌猛进,乘风破浪开新局的一年!这一年,经开区全年汽车产量98.9万辆冲刺百万大关,同比增长43.1%;这一年,经开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53.2亿元逼近1500亿大关,同比增长35.3%;这一年,土生土长的奇瑞全年实现营收3151亿元,经开区汽车产业孕育出世界500强级的“参天大树”……2023年既是汽车产业的创变之年,也是中国车企的大考之年,在激烈竞争的汽车赛道,是什么样的底气让芜湖经开区汽车产业这辆车“汽”势如虹、一路狂飙?
    芜湖经开区首位产业一路狂飙的底气在于“引擎”澎湃有力。中国汽车崛起正当时。在国际局势震荡全球汽车行业,新冠疫情影响仍有延续的大背景下,中国车市得益于政策、出口、新能源、工业门类齐全等多重优势叠加,全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连续15年雄踞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900万辆逼近千万量级,汽车出海491万辆,首次跃居全球第一。首位产业蓝图变实景。2023年,安徽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跃居全国第二;芜湖市集聚800多家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定下未来5年首位产业规模破万亿的目标;经开区成立由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发展办公室,以近3年汽车整车产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均超38%、贡献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汽车产量的昂首姿态,全力打造安徽省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龙头企业创历史新高。作为经开区首位产业的“擎天玉柱”,奇瑞在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质量报告”中,位居自主品牌第一,2023年汽车年销量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年出口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以年营收增长1000亿的“巨大跨越”,助推经开区汽车产业逐梦广阔天地。
    芜湖经开区首位产业一路狂飙的底气在于“底盘”支撑有劲。首位产业传承奋斗基因。提及芜湖造车,芜湖经开区是当仁不让的绝对主力。时间指针拨回1997年,奇瑞汽车在经开区打下第一根桩,扛起了民族品牌汽车的大旗,1999年第一台车“风云”正式下线,自此,经开区汽车产业开始生根发芽,直至拔节生长。如今,奇瑞集团累计全球汽车用户超过1300万,其中海外用户335万,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小草房”也成了精神图腾。优质服务激发产业活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优质服务。经开区对重大汽车产业项目实行专班服务,高质量推进首位产业项目投资建设全生命周期质效提升,保障总投资130亿元的奇瑞超一工厂2023年3月投产、8月满产,总投资120亿元智能网联产业园二期项目2024年1月试生产,总投资25亿元的海立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项目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创新节点工作法,将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工程、事项等纳入节点工作感知平台,通过对节点任务实现清单量化督办,确保项目难点问题在闭环中得到解决落实;大力提升项目审批效率,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区域评估”+“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拿地即开工,加速项目建设进度。要素汇聚护航行稳致远。项目落地、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土地空间是基础,政策资金是保障,人才资源是关键。经开区以最大诚意汇聚最佳资源优先保障首位产业发展,规划约5000亩优质地块,建设智能网联产业园五期项目和北区、东区、沈巷片区零部件和配套产业园区,推进城北汽车电子产业园一期53万平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上楼”进度。设立6只总规模超130亿元汽车产业服务基金,加快推动奇瑞、埃泰克、泓毅等企业上市进程。制定汽车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推动“产”“才”精准嫁接,2023年新引进领军人才22人、高端人才236人、大学生1.53万人。加快凤鸣研创中心建设,谋划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类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国家级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建设,为全市乃至全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芜湖经开区首位产业一路狂飙的底气在于“车身”破风有道。三位一体重构产业生态。经开区依托奇瑞龙头企业的“链主”功能,以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为主线,加速沿链聚合、聚链成群,培育完整汽车产业生态。做强整车提升竞争力,聚焦奇瑞“品牌向上,市场向外,技术向未来,产业向全价值链”四向发展道路,推动奇瑞超级工厂、集团总部、国际总部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沿江滚装码头和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布局建设,助力奇瑞实现汽车出海一年翻番的“出口奇迹”。做大配套提升支撑力,坚持“培育+招引”双向发力,落实“沿途下蛋”机制,在做强奇瑞过程中培育莫森泰克、瑞鹄、雄狮科技等奇瑞生态企业,招引大陆、纬湃、宏景、埃科泰克等一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外资企业项目,集聚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智能座舱、芯片、控制系统等汽车产业链企业逾千家。做精服务提升带动力,支持速美达电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谋划建设芜湖国际汽车城,推动汽车多品牌销售、城市展厅、汽车超市等经营业态发展,围绕龙山露营地、“三湖一山”、天门山公园打造汽车主题公园,保障安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在芜举办,支持举办奇瑞科技DAY、全球汽车生态博览会等文化展示活动。链式招引加速产业集聚。经开区始终将“双招双引”作为推动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规模不大等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放眼全球一流企业,列出50家重点招引目标清单,开展“敲门行动”,精准对接意向企业高层,以“新面孔”增添“新动能”。2023年,经开区委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0余次,其中境外招商活动5批次,拜访重点外资企业40余家,首位产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125.3亿元。推动宏景、莫森泰克、延锋、奇达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福然德、普威技研、继峰座椅等项目尽快签约,目前重点在建项目23个,总投资136.9亿元,重点在谈项目32个,总投资280.4亿元。新四化转型提升产业能级。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大势,不断提高产业链企业“含电量”。目前转型赛道上已聚集埃科泰克、大陆车身等动力、驾舱、感知企业,雄狮科技、伯特利等智能网联关键系统集成企业,海创新能源、佳纳能源等动力电池材料企业,正瞄准创新、智造生态,推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银河生态技术迭代升级,围绕车载雷达、机器视觉、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领域,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等网联化领域和车规级半导体领域,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速经开区首位产业“新四化”转型。
    芜湖经开区首位产业一路狂飙的底气在于“电气”赋能有方。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链接西南交大、吉林大学、哈工大、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科创资源,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三层复合产学研体系,承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重点技术研究计划,15家企业、23项产品居全球、全国第一或前列,奇瑞自主研发的世界级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量产装车,奇瑞星途星纪元ES首搭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近3年累计补助各类研发机构研发费用近2亿元。总投资22亿元,建设45万平方米的凤鸣研创中心,汇聚智能网联汽车等4大品牌研发总部,建成以创新创意创造产业为中心,面向未来的科创孵化高地。支持奇瑞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中鼎恒盛争创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奇瑞联合大陆电子、信义汽车、莫森泰克等重点零部件企业,与清华、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院联合组建安徽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围绕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车规级芯片、先进动力总成、电池回收等领域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推动奇瑞与华为等信息通信技术公司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建设汽车试验场,重新定义汽车研发、设计,引领未来智能汽车技术、产品、产业和智慧出行。工业互联网赋能向“智”转型。高标准建设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一站“维达智谷”,携手奇瑞率先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中国信通院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全省首个汽车类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中心,开展设备管理、远程运维、柔性制造、数字孪生、5G应用等技术验证,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推广。积极引进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上海用友汽车等优势资源,培育建立汽车数字化研究中心。举办芜湖经开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推进大会,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园区创新应用,交流谋划新形势下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场景应用拓展产业维度。入选全国“双智”城市试点,集聚易同、麦卡出行等运营推广企业,开放3条双向36.6公里的公开道路测试路段。以江北片区为载体,加强车路协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科普体验观光园区示范线,建成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科普、体验和交流载体平台。面向朱家桥码头和塔桥物流中心,引进和培育智能驾驶企业,探索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无人智能化运行新模式。推动园区内短距离物流工作逐渐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助力芜湖率先发展无人驾驶示范和应用。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新的一年里,芜湖经开区汽车产业整装待发,将拿出攻城拔寨的劲头,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主线,推动汽车制造向“产品+服务”延伸,构建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努力将芜湖经开区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基地和国家自主品牌汽车核心集聚区,为全省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投促一局  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