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万春街道关于做好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文件解读

发布时间:2024-06-11 09:58信息来源: 万春街道阅读次数: 字体:【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随着气温逐步上升,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青少年儿童有更高的亲水倾向,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近年来,周边地区曾多出现多起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难以磨灭伤痛,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的夏季,因溺水导致的青少年儿童伤亡案例呈上升趋势。同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夏季本地区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降水分布不匀,水域情况更为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溺水事故的风险。

为切实保障辖区内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营造全社会共同预防溺水的良好氛围,避免和减少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万春街道实际情况,包括辖区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的分布,特制定并发布《万春街道关于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工作的通知》,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充分认识加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责任体系,扎实开展青少年儿童溺水隐患治理工作,严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45月,社会事务办公室起草《关于做好2024年度万春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征求部门、社区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关于做好2024年度万春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经街道主要领导审核,以街道办事处的名义印发施行。 

 四、工作目标

以宣传为重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普及防溺水知识,提高青少年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以教育为基础,将防溺水教育纳入学校、社区日常教育体系;以监管为关键,强化对危险水域的管控。各社区、部门和中心明确职责,突出家庭在青少年儿童监管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起街道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广泛参与、家庭积极配合的全方位联动机制,确保辖区内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零发生或显著减少

五、主要任务

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书记、部门负责人、中心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街道防溺水工作,制度总体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区行动

各社区需要在通知发布一周内成立相应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及时召开专项会议,制定详细的社区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将工作细化到日常巡查、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关注等方面。每周至少开展三次对辖区内河流、湖泊、池塘等危险水域的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创新举措

多元宣传

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和警示标语,播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在社区宣传栏、学校公示栏等显着位置设置防溺水宣传橱窗,每月更新宣传内容,包括溺水案例、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方法等。建立街道、社区、学校、家庭四级微信和QQ群每周至少推送2条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醒信息或活动通知。在危险水域周边、学校周边、社区出入口等悬挂醒目的横幅标语,每季度更新一次。 向居民发放“防溺水一封信”,确保每户家庭都收到,回收率100%,并要求家长签字回执。

精准帮扶

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库,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热爱游泳且自律性较差等青少年儿童的信息。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组织志愿者与重点人群一对一结对帮扶。每周至少与帮扶对象及其监护人进行一次沟通,了解其动态。同时,开展趣味防溺水知识竞赛、安全讲座、模拟救援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七、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制度、巡查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应急救援制度等。明确各部门、社区及相关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于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党纪政纪处分等。

监督保障

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居民对发现的危险水域安全隐患、青少年儿童危险游泳行为等进行举报。邀请媒体参与防溺水工作宣传和监督,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曝光。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社区、单位的防溺水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万春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

解读人:查培玲 

政策咨询电话:0553-293176

邮箱:2777106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