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1、决策背景: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居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类活动、组建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达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
2、起草依据:依据《芜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暖心行动”工作方案》(芜文明办〔2023〕3号)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形成本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阵地,拓展文明实践覆盖面,聚焦群众所需,着力解决问题,增强群众幸福感。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有关要求,街道城市管理办牵头起草了《万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经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查,由街道综合保障办印发。
四、工作目标
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坚持高起点部署、高标准推进、高水平落实,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开创有万春特色的文明实践所、站品牌服务。
五、主要任务
(一)落实首要政治任务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青年骨干、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打造1-2个理论政策宣讲品牌。
(二)设立文明实践基金
探索设立文明实践基金,主要用于全街范围内培育孵化优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培训、礼遇先进典型、礼遇商城积分兑换、定向捐赠资助等,重点扶持和培育孵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项目,打造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项目。
(三)建强平台阵地
1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应用,及时发布信息、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切实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效能,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2.依据各级测评考核标准推进文明实践阵地标准化建设,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操作手册,高质量完成阵地规范化建设。
3.构建网络覆盖更广、功能定位明确、管理运作规范、具有万春特色的文明实践网格。
(四)开设志愿服务大讲堂
常态化分层分类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知识技能、讲座论坛等培训,提高万春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具规范性和科学性,让志愿文化深入人心、处处可感,让志愿服务融入生活、处处可及。
(五)开展暖心系列主题活动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依托云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策划推出关爱他人、文化文艺等类型的暖心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好常态化日常性文明实践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好文明实践活动。
(六)实施文明实践“十必帮”工作法
结合工作实际,动员各类居民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群众家中如遇以下情况: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矛盾纠纷、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志愿者应主动上门联系,宣传讲解政策,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解除精神困扰。
六、创新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街道抓推进、社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细化行动措施,适时召开调度会,统一谋划、共商措施、协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二)务求工作实效。依托“云平台”,注册登记、活动记录、礼遇等按规范进行操作,强化效果导向,重实绩、求实效。通过及时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七、保障措施
文明实践所(站)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实践导向,整合人员队伍、项目资源、平台载体等,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定期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日常工作开展有序进行。
八、解读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部门:万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赵仁智
联系方式:0553-29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