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餐饮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一、家庭聚餐注意事项
1.科学选购合格、新鲜的食材。春季是土豆易发芽期,请不要购买和食用发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为青紫色的土豆。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尤其是颜色鲜艳的,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避免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
2.合理存放食材。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应冷藏,在冰箱内生、熟,荤、素食品应分隔或分离存放;当餐未用完的食品应及时冷藏,隔餐和隔夜的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食用。河粉、米线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宜当餐浸泡当餐用完。
3.严格加工过程。加工食物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烹饪四季豆时,应先去除含毒素较多的两头和豆荚部分,再加热至100℃以上,彻底煮熟四季豆,破坏毒素。按照就餐人数采购、制作食物,避免浪费。
4.就餐时应该注意荤素搭配,平衡膳食,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二、外出就餐注意事项
1.选择干净卫生、证照齐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餐厅。
2.点餐前注意查看就(供)餐单位的食品经营许可范围,避免向未取得相关许可的餐饮单位选购冷食类(如凉拌菜、卤味熟食等)、生食类(如三文鱼刺身等)、裱花蛋糕类等食品,谨慎选择价格显著低于市场价格的菜品。
3.适量点餐,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践行“光盘行动”。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对剩餐进行打包。就餐时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不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注意膳食平衡,不食用野生动物。
4.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就餐后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可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三、网络订餐注意事项
1.选择有实体店、信誉好、距离相对较近且可在短时间内送达的餐饮单位。
2.订餐前查看第三方平台是否公示证照(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公示信息画面是否清晰、真实有效等;优先选择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安评分高的商家。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3.对极低价格类商品谨慎选择,避免落入低价低质食品安全隐患大的消费陷阱。
4.收到外卖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清洁,是否与订购食品一致;如发现食品受到污染或出现变质,应当拒收;及时就餐,避免长时间存放。
5.注意保留相关消费信息及凭证,发现问题或消费纠纷,可拨打“12315”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