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稳就业,保用工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合理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确保企业运营稳定、员工福祉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市场是波动的,经济波动和季节性需求变化,企业常面临员工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旺季时,一些企业可能因为订单增加导致用工短缺,而淡季时则可能面临员工过剩的困境。同时,从成本角度考量,员工过剩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而员工短缺又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因此,为进一步优化区内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提高经营效率,通过学习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98号)、《关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蓝领人才扶持政策的通知》(开办〔2021〕22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了本政策。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助力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企业用工引才服务水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缓解企业用工压力,稳定就业岗位,进一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人社局草拟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自2024年4月份起,经开区人社局着手开展《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起草工作。经多轮修订完善,编制形成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修改意见。2024年5月9日,经开区人社局书面征求经开区经发局、投促局、财政局、监察室等相关部门意见,相关部门未反馈意见; 2024年 5月10日,人社局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征求企业意见,其中,威灵电机针对政策的申报周期提出反馈意见,人社局予以采纳,进行了修改完善。2024年5月24日,人社局再次通过经开区网站挂网公示,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社会公众未反馈意见。
(三)开展公平竞争性审查。结合有关意见和建议形成《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送审稿)》,5月29日报送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公平竞争性审查。5月31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将审查报告反馈至经开区人社局,人社局根据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再次对政策(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
四、工作目标
鉴于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用工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区内企业实际用工情况,对于有用工余缺调剂需求的企业,指导企业有效对接和开展,以达到降低企业在用工淡季时的人工成本、在用工旺季时的经营效率的目标。
五、主要内容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开展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办法》总共七个部分二十二条。
第一部分适用范围。明确实施办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工作内容。围绕着成立工作专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用工余缺调剂的实施步骤三部分阐述了如何开展和协调不同企业间的用工余缺调剂。
第三部分权利和义务。主要明确实施用工余缺调剂时企业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部分风险提示。强调用工余缺调剂协议的签订和对员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部分扶持补助和奖励政策。明确规定在实施用工余缺调试时,企业可享受一定奖励的类型和标准。
第六部分有关工作要求。明确人社局应该做好用工余缺的指导工作。
第七部分其他事项。明确办法的解读机关、实施期限和争议解决渠道等内容。
六、创新举措
基于经济波动和季节性需求变化,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用工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从企业用工需求和用工成本的角度考量,通过推动共享用工平台的构建,避免部分企业在用工淡季时出现员工过剩的困境,从而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同时,又可以解决部分企业在旺季时的用工短缺问题,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七、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经开区将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其中重要节点任务。
(二)宣传引导。通过政务公开、政策上门等形式开展宣传。
(三)强化服务。通过成立工作专班,鼓励和推动不同企业实施用工调剂。
八、解读机关(文件牵头起草部门)和解读人(由解读机关指定)及其政策咨询服务电话、电子邮箱等
解读机关: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解 读 人:陈亮亮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5848175
邮 箱:152862372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