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砥砺前行,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4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快速稳定持续。切实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委领导+投促部门包保,通过上门办公、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企业快速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上半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实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1.5%;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1-4月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9%。
(二)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对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实行“专员+专班”全程跟踪负责制,强化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入统、升规全过程管理。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增长34%,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7.1亿美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增长57%;新建省外资金项目30个。
(三)提高招才引智质效。全面贯彻紫云英人才计划,加快人才引育留用制度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制定《人才发展地图》,举办全国百校博士高质量就业促进沙龙活动,深入东南大学、哈工大等重点院校开展专场招聘20余场,上半年新招引领军人才22人,高端人才249人,新招引大学生10509人,均居全市第一。依托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动奇瑞、美的等百余家重点企业及安工程、安信工、芜职院等20所院校,以开设订单班、建设实训基地方式,促进产才精准对接。
(四)产业科创深度融合。稳步提升科研和试验经费,持续开展“研发双清零”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组织安工大芜湖研究院、哈工大技术专业中心等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对接泓鹄材料、常春汽车等14家企业技术需求,完成吸纳技术合同登记101.3亿元,输出技术合同登记4.1亿元。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园区。
(五)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制定营商芜优企业诉求办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提升诉求办理质效,上半年共受理一般性诉求479件,办结437件,办结率91.2%,办结满意度100%;共办理各类涉企服务事项4060项,政务服务编制发布事项2060项,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比例和服务好评率均达到100%,真金白银兑付各类涉企政策资金4.3亿元。
(六)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加快推进“三湖”区域综合治理。“三湖”综合治理清单库共75个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21个,正在实施项目31个,前期推进项目23个。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上半年经开区2次“干净指数”测评均分94.34,位居全市第一。优化整合发展空间。持续开展全域土地治理攻坚行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上半年完成土地征收1593亩、房屋征收66户、企业征收3家,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13亩,处置低效利用土地1144亩。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轨道交通装备等战新产业发展缓慢,产城融合不够,教育、医疗、公园、文体等各类休闲配套设施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经开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世界著名汽车城核心区”目标,全力推进“三湖”综合治理,为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一是全力提升产业层级。树牢首位产业意识,举全区之力大力发展汽车首位产业,以奇瑞集团为首席企业,以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为主线,聚焦创新、智造、服务等七大生态,以培育世界级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路径,奋力将经开区建成“芜湖世界著名汽车城核心区”。
二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组建凤鸣控股集团公司。
三是着力城市品质提升。对标斯图加特国际汽车城、华为青浦练秋湖研发中心、苏州独墅湖,将“三湖”建设成汽车元素时尚、科创人才集聚、品质功能完备,充分彰显“公园里、国际化、汽车范、趣体验”特色形象的未来汽车城。
四、意见建议
建议进一步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创新力度,给予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更有力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