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16 16:10信息来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阅读次数: 字体:【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快速稳定。切实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委领导+投促部门包保,通过上门办公、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企业快速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亿元、增长13.5%、增速全市第1,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42.7亿元、增长21.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9.9亿元、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1亿元、增长9.1%;今年1-8月,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0.4亿元、增长49.1%、占全市68.1%。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亿元、增长13%,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670亿元、增长2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增长9%,实现进出口总额116亿元、增长40%

二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建立项目“专员+专班”负责制,对重点项目实行“点穴式”发力、闭环式管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带领投资促进部门外出招商引资40余次,对接150余家企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1总投资383.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3总投资138.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建省外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4个、总投资17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省外项目到位资金82.6亿元;目前共有在谈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0个,包括JDI新型柔性显示生产性、晶科超级工厂等百亿级项目。

三是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以来经开区分3批共推荐15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认定82家,较去年同期申报新认定数增长57.7%,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22家、同比增长16.1%。大力开展亿元以上制造业无研发费用企业和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企业“两清零”工作,奇瑞汽车等50家企业入选市研发“双50强”名单,占入选企业总数的28.4%、居全市第1231月,经开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四是人才高地加快打造。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主战略位置,邀请约270名北大、清华、浙大等985211院校硕博人才参加“全国百校研究生就业促进沙龙活动”,今年以来新引进领军人才20人、高端人才231人,新招引大学生超1.4万人,各层次人才招引数量均居全市第1,超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2个,入选省级人才项目12个,培养市“鸠兹英才”优势产业8人;20239月,经开区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奇瑞控股集团联合建设的产教联合体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安工程10名优秀博士挂任长信科技、亚格盛、马瑞利、宏景电子“科技副总”,推动科技成果和项目加快转化落地。

五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推进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组建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建立营商芜优企业诉求联席制度,与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一窗通办无缝对接,创设首席外企服务官,为161家外资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建立企业诉求线上、线下一口受理、限时办理、及时反馈、跟踪督办、分析归档闭环体系,今年以来受理企业项目建设、政策补贴、员工子女入学等方面诉求304件;高位推进上市工作,今年新增上市在审企业1家,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2家,完成股改企业2家;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精简申报材料、优化资金兑付程序,今年受理一企一策等各类奖励兑付资金41.9亿元。

六是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亮丽新名片,为各类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常态化开展“行走经开”调研,在今年全市已公布“干净指数”月度测评中,经开区综合成绩排名第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万春二小、裕安路小学、裕安路幼儿园等项目,与上海世外合作办学即将签约;稳步发展医疗事业,与市一院合作共建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市六院综合楼项目主体竣工、预计春节前后可投入使用,和天医院重组收购加快推进加快三湖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目前银湖公园东侧改造升级项目已竣工,正在加快银湖公园西侧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规划建设高品质国际社区和未来社区,引入高端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到2025年底将三湖区域建设成为城市科创走廊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大力发展夜经济,打造7大夜市街区,今年前三季度经开区批零住餐分别增长23%15.9%17.3%11.8%全面强化资源支撑,成立征地拆迁工作专班,今年以来,加快推进“三湖”综合治理、信义研究院、塔桥物流基地、奇瑞产业园等51个项目征收,完成房屋征收892户、土地征收2801亩、土地清表2398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112亩、完成率124.5%,处置工业低效土地2384亩、完成率152.8%

七是党的建设稳步推进。精心种好党建“责任田”,建成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群服务站80个,为广大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深做实新时代“双联双应”工作,今年6月龙湖社区党委、奇瑞国际党委获全市“双联双应”党组织称号。常态化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查处力度。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安排科级以上干部和新入职人员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三个一线”挂职锻炼,选优配强经济发展、投资促进等重点部门力量,今年以来提拔交流干部43人次,完成15名公务员职级晋升,选派5名年轻干部赴沪苏浙跟班学习,选学调学108人次,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活力显著增强。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经开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1234”目标任务:即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高标准建设支柱产业核心区、战新产业先导区,当好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主阵地、产城融合新典范,全力打造活力经开、科创经开、品质经开、暖心经开,为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一是树牢首位产业意识,全力提升产业层级。整车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奇瑞超一项目今年满产超产,奇瑞超二项目今年底竣工投产,加快规划建设奇瑞超五项目,到“十四五”末力争将经开区打造成年产300-500万辆整车及产业配套能力的汽车产业强区。零部件方面,强化整车带动效应,加大电池、电机、电控和车规级芯片招引力度,引育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设100万平米高端零部件产业园,完善和扩充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推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力争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后市场方面,支持重点后市场服务企业打造“互联网+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提供汽车销售、汽车配件、租赁、维修、美容、道路救援等多元化服务。支持速美达、金桔等企业加快建设汽车后市场总部项目,全力提供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是树牢副中心意识,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全面对标省域副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加快经开区城市更新步伐,依托凤鸣湖、银湖、蜻蜓湖、天门山、龙山、万春圩(“三湖两山一圩”)天然资源禀赋,通过腾笼换鸟、盘整村级工业园,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绿色新能源、新型显示等特色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规划建设国际社区和未来社区,完善高端商业商务设施,打造若干个集商务、休闲、文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复合功能街区,不断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将经开区由厂房林立的工业区打造成蓝绿交织的产城融合新典范。

三是树牢长三角意识,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坚持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自觉跳出经开看经开、跳出芜湖看经开,拉高工作标杆,在全市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定位、找差距、找不足,锚定“开发开放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加快培育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层次更高、领域更广、辐射更强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加大招商引资“走出去”力度,瞄准长三角、京津冀、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加大外企外资招引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依托芜湖港、三山港、芜宣机场、长江大桥、中欧班列等平台资源,加快建设塔桥物流基地、江北物流园、泰山路大桥,缩短物流运输时间,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