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芜湖市沈巷片区(长河路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起草说明

发布时间:2021-04-02 18:44信息来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阅读次数: 字体:【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号)、《安徽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实施细则(暂行)》文件精神和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相关工作安排,我委组织编制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芜湖市沈巷片区(长河路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芜湖市沈巷片区(长河路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编制背景

2020415日,“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挂牌成立。省委、省政府要求: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20207月,中共芜湖市委办公室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沈巷片区起步区托管工作的意见》(芜市办[2020]11号),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履行沈巷片区部分区域的行政和经济管理职责。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沈巷片区建设主要批示和意见,有序控制和引导沈巷片区的开发建设,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的新兴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目标,20208月,江北集中区移交控规编制工作后,进行了相关资料整合和收集工作,并继续由移交前设计单位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沈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规划编制范围以沈巷片区托管范围为边界,西临新沈路、东接临江路、北至西梁山路、南抵淮南铁路线,规划总面积19.21平方公里(约2.88万亩)。

2、总体定位

沈巷片以高端制造、生活居住为主导功能,打造光伏、新能源动力电池两个产业集群和综合性物流枢纽,建设具有产业、生态、创新等优势,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型新区。将沈巷片区打造为长三角极具竞争力的产业新高地,安徽省高端制造产业创新示范区,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先发引领区

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规划19.21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7.53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总规模约1008.96公顷(约15134亩),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7.78%,其中已建设246.67公顷(3700亩),近期拟建产业用地约185.86公顷(信义2788亩),未来可开发产业用地约576.43公顷(8646亩,其中工业用地6361亩,物流用地约2285亩)。沈巷片区现有空间难以满足长期发展需求,考虑在淮南铁路线以南预留产业拓展空间。

规划居住用地136.20公顷(约2043亩),占可建设用地的7.80%;已建成小区用地约55.60公顷(约834亩),规划新增居住用地约80.60公顷(1209亩),未来规划人口7.4万人;居住设施配套按照街道—社区两级配置,设施适度超前预留空间。

4、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原总体规划的调整

本次规划坚持新时代营城理念,贯彻江北新区新战略、新要求、新格局,对原有总体规划调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定位优化:原总规中,沈巷片区是综合性新城,随着芜湖江北进入发展新阶段,大龙湾片区打造为综合性新城区。沈巷片区规划定位为以产业为主的产业新城,聚焦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2)用地优化:根据总体定位,结合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 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要求,将原总规中长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工业用地均调整为物流用地,同时减少居住用地规模,增加新兴产业用地规模。

3)路网优化:结合即将落地项目空间需求,取消部分支路,在产业区增加弹性支路,在生活区按“小街区密路网”理念加密路网。

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编制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号)要求,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组织上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依据《安徽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实施细则(暂行)》相关规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应当符合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以及科学指导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的开发建设,故编制《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并与2021331日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会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本次成果提交市土规委会审议。

(二)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扁担河区域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扁担河两侧,西至铁路,北至保顺路,南至泰山路,西至和平路、千岛湖路,总用地面积为319.39ha


2、总体定位

在长三角一体化下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自身良好生态环境本底,应积极营造绿色公共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生态网络的建设,提倡环保节能的概念,建设高品质的产业新城区,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产业高端、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产城融合低碳生态样板区。

3、用地构成和规模容量

规划总用地319.3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41.11公顷。规划居住用地57.0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3.64%,可容纳约2.3万人;工业用地89.89公顷,占比37.28%;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4.17公顷,占比18.32%;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9.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8.19%;规划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12.3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13%;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28公顷,占规划总用地0.53%;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16.65公顷,占规划总用地6.91%

4、各类设施布局

依据均衡供给、全面保障的布局原则,按照规划人口2.3万的规模需求,结合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梳理,规划设置了1处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包含行政、体育、养老、医疗)、保留现状医院1座;保留现状三十三中、天门小学、新增1所小学;设置1处消防站;设置1处公共停车场等设施;保留现状中压燃气调压站北门站。

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编制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号)要求,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积极组织上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依据《安徽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实施细则(暂行)》相关规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应当符合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以及科学指导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的开发建设,故编制《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与2021331日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会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本次成果提交市土规委会审议。

(二)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青山河路,南至芜申运河,西以芜马高速为界,西南以芜宣高速为界,北至科创支路,规划面积3971.02公顷。

2、总体定位

在长三角一体化下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按照芜湖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良好政策环境,根据芜湖经济技术开发东区的现状产业基础,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打造为:

长三角极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安徽省高端制造产业示范区引领区

城市东部产城融合低碳生态样板。

3、用地构成和规模容量

规划总用地3971.0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704.02公顷。规划居住用地212.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7.87%,可容纳约9.6万人;工业用地1450.06公顷,占比53.63%;物流仓储用地107.64公顷,占比3.98%;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1.9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81%;规划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69.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57%;规划港口码头用地85.91公顷,占规划总用地2.16%,为芜申运河港。

4、各类设施布局

依据均衡供给、全面保障的布局原则,按照规划人口9.6万的规模需求,结合已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梳理,规划设置了1处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包含行政、体育、养老、医疗)、2处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保留现状九年一贯制育文学校、万春中学、万春小学,新增2所小学、增加1所;设置2处公交首末站;设置11处公共停车场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