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12-28 11:55信息来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阅读次数: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223日    发布地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01会议室    发布单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持人:芜湖经济技术开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  谢翔宇    发布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翔


    12月23日,经开区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翔发布《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及框架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通稿

 

谢翔宇:

各位新闻媒体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经开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紧扣《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阐明经开区战略意图、展望2035年远景,明确经开区“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翔发布《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回答媒体问题。

首先,请王主任作内容发布。

 

王 翔: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对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汇报介绍芜湖经开区“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回答各位朋友的提问。

首先,发布经开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审议批准,已正式印发,同时报市政府。经开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了“十三五”整个经开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第二部分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三部分是确定了“十四五”经开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第四部分是经开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5.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8.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4.2亿美元,占全市的一半,实现财政收入70.9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0.1390.799.08调整为2020年的0.17:74.84:24.99。二产与三产的比例在五年期间调整了20个百分点左右,经开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这五年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建品质不断提升。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加速推进城北中心公园、三十三中周边水系改造工程等项目,园区40余个小区全部实施提升改造;同时,逐步完善园区商业配套设施,建成大桥新城商贸区、奇瑞新里城商业街、华山路商业街、香城湾配套商业区、百线广场等商业服务设施,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品质,欧阳湖路北延伸段、赤铸山路(青山河路-芜当大桥)、蓝鲸湾路(长山路以南)、八恺桥重建、杨家坟泵站、龙山露营地周边绿化亮化提升、银湖公园周边的环境提升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公办园学位占比达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5%;新建3所中小学,5所中小学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配备标准,1所学校完成智慧学校建设任务;全区2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和21所农家书屋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在医疗卫生方面,新设立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万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二、“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持续奋斗,突出产业体系化发展主战略,着力打造城市能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升级版,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高端化、城市品质高端化、开放合作高端化良性互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经开区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支柱产业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二)发展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以战新产业集聚化、平台化为目标,加快申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战新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推动智能汽车特定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造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触控显示材料和器件制造、研发基地;加快实现轻型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零部件和整车设计的关键技术突破;支持5G及智能制造领域骨干企业、初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绿色新能源产业链延伸,推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支柱产业核心区。利用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大幅提升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电和材料产业技术、装配、产品的水平。对传统产业持续进行提升改造,提升三大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壮大产业的规模。

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稳固实体经济之本、抓牢产业发展之根,以创新驱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将经济总量、经济质量与发展效率作为同等重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力争将经开区打造成人才洼地、政策高地、生态示范、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动经开区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转变干部管理方式,激发整个经开区人才队伍的活力。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

2035年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经济总量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产业创新能力达到长三角前列;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健全发达的体系化产业集群;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人才强区、教育强区、文化强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总体上做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城市能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升级版。

——经济发展高质量。2025年,财政收入达110亿元,年均增长9.2%;地区生产总值达754亿元,年均增长8.0%;工业总产值达2495亿元,年均增长12.0 %;固定资产投资达303亿元,年均增长10.0%。亩均效益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力争进入中上游水平。

——产业体系高端化。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及汽车电子、智能家电产业实现总产值均超1000亿元,材料产业产值稳步上升。新型显示、绿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提升。服务业产值占比达到30%以上。

——城市建设高品位。2025年,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品质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基础设施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初步达到环境优美,生态质量提升的水平。

——社会事业高标准。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幼儿园占比等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建设一批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实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同时在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十四五”发展重点

坚持产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努力在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重塑、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支柱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战新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金融、跨境电商等服务业,逐步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发展模式。

优化功能布局,推动片区联动发展。以规划为引领,推进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按照“拓空间、强功能、优产业”的思路,走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主城区功能品质,加快东区和沈巷片区建设,推动产城一体、产城互动,通过优化功能布局,推动各片区联动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提升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优化内外交通体系,提升交通效率。打造和谐城市景观。建设现代能源、水利体系,打造多元化建管主体模式,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管水平,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营造创业生态,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坚持以全方位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为宗旨,大力发展创业服务、技术交易、人力资源服务等“线上+线下”双向服务平台,打造利于企业发展的智慧产业生态。

优化布局社会事业,提升宜居水平。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总体指导思想,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和优质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文化体育事业有序发展,促进全区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增添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新动力、开创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为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从而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开放融合发展,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围绕3+5产业构筑全球化产业链,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聚焦保税特色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开区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稳步提高企业生态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完善措施保障,全面护航经开区发展新征程。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组织实施和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举全区之力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规划》描绘了经开区“十四五”时期开启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经开区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加速的状态为“十四五”开局谋篇,谱写现代化美丽经开区新篇章。

以上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谢谢!


谢翔宇:

感谢王主任的介绍。下面是问答环节,请记者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属媒体机构名称。

 

芜湖日报记者:

王主任,您好,我是芜湖日报的记者。芜湖现在打造人民城市,提高城市发展品位,请问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算通过哪些工作举措来实现?

 

王翔:

经开区的发展历史上曾一度重产业,相对不太注重环境品质,这也是我们“十三五”在着重补的短板。经过五年的发展,在宜居方面,包括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我们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与高品质的城市品位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城市品质,同时也是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民城市的战略部署。

一、完善规划编制,明确重点目标。一是积极推动自贸区(芜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安徽省自由贸易区(芜湖片区)总共35平方公里,其中70%落户在经开区,按照自贸区整体规划,我们经开区和自贸区(芜湖片区)管委会通力合作,把两区融合共同推动这28平方公里规划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这块工作已基本进入报批阶段,这些规划的细节就要考虑到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二是加快推进控规编制。总体上,除自贸区(芜湖片区)外,其他的已基本完成。沈巷片区(长河路以南区域)自去年接手以来,详细规划编制也在进行中,通过控规的全覆盖,完整的编制可以在蓝图上面将城市品质的提升通过规划来落到地。

二、建设人民城市,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出台《芜湖经开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方案》,明确经开区人民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布局、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功能完善五个方面十三项主要任务。二是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推进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把规划落到地,不能规划和建设“两张皮”,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这方面建设得比较好,在“十四五”在规划和建设一体化方面要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让规划切实落到地。

三、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一是推动龙山路、武夷山路等核心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升级改造,同时对次干道进行改造提升。二是建设便捷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三网融合的方法。今天,轨道交通的2号线的一期工程已经试运行了, 1号线的全面投入运行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将轨道交通变成一个网状结构,配合城市的轨道交通对周边的公共交通如何衔接,包括人行道、慢行道的优化完善,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对解决老百姓的出行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三是完善路网结构,提升主干道的连通性,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完善生活区城市支路网体系,形成快慢有序、等级分明的道路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把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芜湖新闻联播记者:

王主任,您好,我是芜湖新闻联播的记者。经开区的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发展较早,面对新形势、新的发展目标,如何推动我们的产业继续高质量的发展?

 

王翔:

经开区在建立之初就是发挥着产业发展的作用,在“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的时间,进一步开展创新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集聚,同时实现产城融合,产业的提升和城市提升共同相融发展是经开区未来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聚焦“3+5”产业,加快打造产业强区。从产业来说,“十三五”的后两年,经开区围绕“3+5”产业体系,也就是3个支柱产业,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存量提升改造,引进优质增量,两条腿走路,两条线发力,打造经济增长的存量改造提升和增量发展的“双引擎”“双动力”的总体目标。一是在三个传统产业方面,一条线就是改造提升,无论是从工艺、技术、装备、产品方面,还是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持续不断的实施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三大传统产业,最终是壮大经济规模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能够承担经开区“十四五”总量发展的重任。二是围绕五个战新产业全面发力。还是两条腿走路,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存量,另一个是着力点放在“双招双引”,引进行业的头部企业,新的项目、新的投资、新的产品、新的协作行业通过延链强链补链的方式进一步壮大我们现有的战新产业经济体量的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最终目的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二、突出“双招双引”,递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谋划项目抓线索洽谈。对契合行业进一步研究,找到我们的目标和发展重点。二是在谈项目抓签约。通过招商引资,谋划客户关键项目,尽快达成一致签约。三是签约项目抓开工建设。四是在建项目抓达产,形成项目从谋划到达产全链条的体系。五是盘活存量资产。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项目加快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六是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提高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双创载体平台能级,加快建设投资约10亿元的研创中心工程等双创载体建设。七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在“十四五”末,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例有进一步的大幅提升,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突出龙头带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总体上是按照“2581060”的方式,打造21000亿元级的龙头企业,5300亿元级的骨干企业,8100亿元级的企业,1050亿元级的企业,6010亿元级的企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是经开区规建总量目标的坚强支撑。

上述为总体上产业发展的思路,谢谢你的问题。

 

芜湖新闻联播记者:

王主任,您好,我还有一个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留住更多的人才,请问在“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在社会事业方面有哪些发展重点?

 

王翔: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招双引”既要招商引资又要招才引智,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没有人才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围绕人才引进,积极落实贯彻市各项引进人才政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切实把人才引进来。除了乐业还要安居,社会事业方面我们瞄准“十三五”的短板,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推进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进一步布局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提升学前教育的水平。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区域内中小学布局规划。按照义务教育的要求,新增义务教育的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将和国内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形成联动,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化、高质量化。三是结合经开区实际,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和市里对六院进行共建,大规模进行改造,大幅度提升六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同时在区里引进一些综合性医院去落实布局,进一步提升巩固经开区医疗水平。二是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加强街道、社区医院建设,确保有场所、有设备,完善医疗人员的培育提升。

三、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经两次人口普查显示,经开区人口结构相对比较年轻,芜湖市新引进人口大多落户在经开区,但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经开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是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进一步发展,在养老机构发展方面已确定具体的目标。二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服务)中心,完善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通过社会办、居家办、政府帮助扶持等多种手段,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品质。

在“十四五”期间,补齐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学校教育这三个社会事业方面的主要短板,将经开区打造成宜业、宜居、产业发展优、生态环境美、高品质产城融合的全新开发区。

谢谢大家!

 

谢翔宇:

    好的,受时间限制,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在会后与我们沟通。再次感谢王主任的发布。